“这内江一带,去年甘蔗50.8万亩,产蔗164.4万吨,产14.5万吨糖;我们去年采购甘蔗12.6万斤不到(十三分之一),产糖却高达1.2万吨,占全省的十二分之一。”
谈到此处,大家忍不住鼓掌。
曹铭先接着说道:
“这第一,我们采购的甘蔗,都是当年我们选取的优良品种,榨糖率高。”
“这第二,全省只有我们是从榨汁到制糖,全部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的。”
陈光良举起酒杯,站起来说道:“当年入川办制糖厂,是你们放弃沪市优越的条件,来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说到底,是你们这些技术人员的功劳。来,我们干杯!”
“没有陈先生,我们也不会来这里,干杯”
众人纷纷激动的站起来,五桌人纷纷将酒杯的白酒一饮而尽。
随后,陈光良询问道:“整个川蜀的制糖厂,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他知道,不太可能在抗战后,还能购买全套设备入川建厂,肯定最多也就是半机械化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