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棉纱期货,杜月笙赚了五六十万大洋,事后也是非常高兴,将陈光良在码头、运输等环节上,都给予很大的帮忙。
眼见杜月笙得到好处,陈光良便提出一个要求道:“杜先生,此次顾竹轩被银行逼债,势必要出售资产偿还,我觉得最有可能是黄包车的牌照和车辆!”
杜月笙一听,劝道:“顾竹轩虽然进去了,但江北帮依旧还是很抱团,这个时候你想吃下他的车行部分牌照,怕是很容易得罪那些江北籍的车夫,不值当。”
意思是你又不缺钱,去惹这个麻烦做什么!
陈光良笑着说道:“我自然不会直接吃,我的意思是,假设顾氏车行拿出500辆大照会和黄包车抵债,价格压低值600~700一辆,也就三十多万大洋。我愿意先垫付这一笔钱,同时这一批车的车夫可以交租四年,无偿获得这批车的所有权。这样一来,车夫自然没有意见,反而应该感谢我猜对!”
杜月笙一愣,陈光良这样做——岂不是做好事?
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陈光良是在瓦解顾竹轩的势力,而且这1000个江北车夫得到了好处,又岂会不跟着陈光良这个新主子。
“行,这个说客我替你当,保证你得偿所愿。”
“多谢杜先生”
这个忙,还真得杜月笙来帮,不然那群江北帮可能跳得很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