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三思在之后的这段岁月里,提高了自己算力的精准度和预判对手的心理活动去弥补算力太长远的缺陷。
但这又暴露出他另外得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的心已经从最开始,只是单纯的对象棋的兴趣转变为对胜负的执着。
这种转变加上他的实际年龄,很容易在与高手的对决中,出现决策上的纰漏,从而导致后盘被对手反客为主,上演着绝杀的戏码。
作为为数不多的知情人,鹏飞其实也打心底反感着象棋协会,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方式去找寻李三思这样的高龄业余象棋高手,去击败他们眼里视为威胁的海外少年棋手。
但他同样也理解象棋协会的做法,因为,在他们这些山上人的眼里,这届考核里的绝大多数棋生,虽然有水平的不少,但恰恰没有前几届那样有着绝对压制力的顶级棋生出现。
无论是各大棋社里的王牌,还是那个被吹嘘和上届冠军“小外星人”可以一战的神秘高手,都缺少着能够逆境反击的大魄力。
想到这里,鹏飞又不免感觉到有些落寞。
也毕竟,老一代人逐渐凋零,像他这样的新生代只能被迫扛起了华夏象棋的这一扇大棋。但在他们之后的少年一代却青黄不接。
这的确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因为太多选择,注定要牺牲一些旧的选择。
象棋协会也大概明白这个道理,才会铤而走险,找到了一枚他所认为的弃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