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一步步往下推,最后推行的主力是各地胥吏。这些胥吏基本是本地人士,在本地关系盘根错节。在这一亩三分地,他们的面子可能比大世家还管用,县官不如现管。
庶民想要跟官府借钱买粮种?
借不借,还不是这帮人说了算?
沈中梨管辖地区积攒了三年烂账,要不是崔氏出面给填了,这笔烂账就要上面一级填。现在崔氏表明态度不管,新一年税收没着落,郡府那边哪里还敢给沈棠放债借粮?不借粮种,顶多来年再添一年的烂账。要是出借粮种,烂账就不只是收不上来的税了。
沈中梨借粮种,注定要碰一鼻子灰。
除非崔麋或者崔徽暗中出面卖个面子。
崔止对这个事态发展并不反对。
沈中梨能充分利用现有人脉去达成自己的目的,也算是她的本事,但或多或少会有些失望——祈元良的人,居然就只有这点本事?
心腹道:“都未。”
顿了一顿,道:“是跟民间商贾借的。”
崔止心中微哂,手指灵活拨弄几颗玉石算珠,问心腹道:“她跟民间商贾借?借的多少利?时间一到归还的是粮种?还是粮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