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是自己决策失误,忽略细节。
冒出这么大的岔子,直接打乱沈棠原有的计划——倘若沈稚文士之道能生效,她与林风配合,绝对能在玉麦播种最后期限赶出符合需求的玉麦。目前发现的玉麦跟沈棠记忆中的玉米相差甚远,记忆中的玉米,一穗便能结出五六百籽粒,多的甚至七八百。
如今的玉麦一穗只有五六十颗。
籽粒干瘪,坚硬,瘦小,产量低。
至于口味?
那就更加不用说,跟甜糯二字不搭嘎。
倘若一切顺着沈棠计划走,让林风和沈稚先搞出来高产多籽的玉麦,帮助燕州度过这道难坎。过了今年,再让她们慢慢折腾抗病、耐旱、抗低温之类的种子特性……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第一步就迈不开!
没了沈稚相助,便只能靠林风一人进行玉麦耕种迭代,优中选优,整体效率无疑会迟缓很多。能不能在期限之内达成目标,也是一个未知之数。沈棠发愁地挠着脑袋。
要是有两个林风就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