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看褚曜,再看看其他人,忍住掏出国玺看看自己账目还有多少国运的冲动。阑
其难度堪比让十八线城市操办奥运会。
“既然开启一次要消耗这么多国运……那规模大的国家还好说,那些小国呢?大国咬咬牙还能抗,小国基本没机会。”因统治者私心,光是保持国运不赤字都很困难,更别说每隔几年拨出大笔国运开启“山海圣地”。
大国都吃不消,更别说小国。
“这简单,小国可依附大国,或敬献钱财,或与大国合办,从大国手中要到名额。”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沉棠一听就说这法子不好。
褚曜问她:“何处不好?”阑
“这样不就被人拿捏住了?而且——”沉棠为难道,“小国很难留住人才……”
这个方案的结果是小国受大国掣肘,某种程度上成为大国的人才输出血包,送钱送国运又送人。而在“山海圣地”表现出色的人才,大国岂会不招揽?而小国又如何留得住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愿意回到小国的文武之才,最后还剩多少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