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要借多少银子?”王振泽问道。
这个时候罗裳没有开口,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罗裳是杨正山的人,他开口无异于是当托。
反而是王振泽开口正好合适。
王家与杨正山也算是亲近,但又没有那么亲近,不完全是杨正山的人。
杨正山拿出一份契约,其实就跟银票差不多,上面写着重山镇总兵府债票,右边写着编号,中间写着数额一百两,左边写着兑付日期,下面则用小字写着这份契约的条例和兑付时间和地点。
其上盖着总兵府的官印,杨正山的侯印和私人印鉴,以及密押等。
印制银票并不是难事,辽安张家就是这方面的行家,大荣虽然没有宝钞,但民间钱庄银票商业非常发达。
而杨正山所持的债票其实跟银票一样,只不过银票是见票立即兑付,而债票则要到期之后才能兑付。
“一张一百两,总兵府印了三万张,即三百万两!”
“上面有总兵府的官印,有本侯的侯印和私人印鉴!”
“下面有写明,若到期后,总兵府无法兑付,可找本侯兑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