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17章 城市拼抢一 (3 / 4)

作者:西瓜是水果 最后更新:2025/8/4 2:18:21
        明珠有着诸多的位置优势,政策优势,人文底蕴优势,经济和工业科技高校优势,——

        按照正常的理解,应该是能够从周边进行大量的吸筹,不断加大和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让下面的小老弟们乖乖听话的当配件工。

        有一句比较狠一点的话说的是大树下面寸草不生,环顾国内外很多的特大型城市,都有这一典型的现象。

        比如一家世界性的大公司要在某个区域建一个研发中心,或者亚太区总部,或者建厂,环渤海肯定是权衡京津,中原腹地基本就是郑市,西北方向是咸阳,长江中游是江城,——

        却不会选择江城旁边的黄冈孝感咸宁,郑市旁边的汴梁洛邑牧野,咸阳旁边的铜川渭南商洛宝鸡。

        然而这一情况在长三角却并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大树下面欣欣向荣这一反常理现象。

        一家大型国际公司,也许会选择明珠,可选择苏锡常临安,也不会让人意外。

        这种情况对于整个长三角乃至国家层面来说,显然是一个好现象,独木难成林,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长三角的经济群规模辐射影响到整个长江流域,连接金陵,江城,雾城,蓉城,——

        进而朝南北扩张,和环渤海群,珠三角群形成南北中的辐射覆盖重叠,整体提升国家的经济总量。

        赵长安之所以大学选在明珠,就是看中了长三角独树一帜的经济特性,它不像环渤海那样,也不像珠三角靠着港澳台和世界华人的投资支撑。

        而长三角最特性的就是它以民营中小微企业为主,这些小企业遍地开花,并且在里面不断的成长出来一株株能够无惧的参与世界竞争的参天大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