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地网项目通道口。
在徐万里跟农兴业等人交流的功夫,余思晗也跟杭城地下生存城市的工作人员,进行农作物种子的对接,清点三辆装甲车后面车厢的种子种类,数量等等细节。
避免工作人员认不出质量返还的作物种子。
这几节车厢的种子,对生长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
若是把喜寒植物错认成喜温植物,那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种子。
如今的生存基地,最缺的就是时间了。
“谢谢余女士!”
几名负责交接作物种子的工作人员面露感激,再三确认手中微型电脑的文档资料后,才上传到生物部门的资料库,由生物部门的实验人员一遍遍审核,提交到信息部门。
一步步更新到共享资料库。
“有明确的种植办法,植物习性。”
“我们基地应该很快就能培育出农作物,不再坐吃山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